6月11日,中国气象局与生态环境部在京签署《〈蒙特利尔议定书〉受控物质监测和履约评估合作协议(2021–2025年)》。双方将进一步深化部门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我国在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蒙约”)科学评估工作中的国际话语权,为“十四五”期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签署仪式,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和中国气象局局长庄国泰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余勇出席签署仪式。
图为中国气象局与生态环境部签署合作协议。庄白羽摄影
孙金龙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取得的,离不开中国气象局的重要贡献。面向未来,双方要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在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科技攻关等方面加强联动,取得更大成效。要围绕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强化跨领域交叉融合,联合开展科技攻坚,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支撑,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水平和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水平。要将深化气象和生态环境领域务实合作作为提高国际履约能力的重要手段,合力提升我国在国际履约工作中的话语权和认可度,共同打造国际合作新优势。
黄润秋表示,生态环境部与中国气象局在已有合作基础上,围绕国际环境公约履约深入开展合作,是双方巩固合作成效、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机制的重大进展。当前,我国蒙约履约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希望双方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在新起点上进一步完善协调、联动、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强化共识,着力提升我国履约监测能力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共同推进各项国际环境公约履约工作。要积极构建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探索合作发展的新机制,推进两部门务实合作迈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和气象事业共同发展。
庄国泰感谢生态环境部长期以来对气象工作的关心重视和大力支持。他指出,自2000年联合开展空气质量预报以来,双方在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重大活动空气治理保障、大气污染防治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深入务实的合作,取得良好效果。在新一轮合作中,中国气象局将扎实落实好协议,推动我国履约工作取得新进展;持续深化新形势下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合作,在温室气体监测评估等国际气候变化事务和核算排放相关工作中优势互补,共同谋划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等国家层面战略合作,实现共赢;进一步健全合作机制,定期沟通交流,在数据信息共享、技术协作、人员交流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全力以赴为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蒙约受控物质监测、质控和排放量模式反演评估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建受控物质监测网络,合作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加强数据共享、强化科研合作、统一信息发布,共同提升我国在全球履行蒙约科学评估工作中的话语权。
签署合作协议前,孙金龙一行前往有关业务单位,调研气象预报服务、卫星遥感应用、预警信息发布、气象信息及影视服务等有关工作。中国气象局和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